• 首页
  •   >   学院新闻
  •   >   正文
  • 外国语学院融合七元素喜迎2025级新生

    发布日期:2025-09-01作者:李启程     编辑:李秀媛     审核:王倩    浏览次数:

    8月30日,学院以“热情周到、安全有序、顺畅便捷”为迎新准则,全院上下“一盘棋”协同发力,为214名(含45名专转本学生)2025级新生精心打造了一场充满人文关怀与专业特色的入学体验。学院领导班子、系主任、新生班主任、辅导员及迎新志愿者全员出动,聚焦“保安全、有秩序、显内涵、会创新、展形象”五大核心目标,基于增强校园文化归属、专业信仰认同、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融合七个元素营造学生专属迎新仪式。通过文化赋能、精准服务、安全护航、家校协同四大维度,全面保障迎新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让新生入校即感受到“外院大家庭”的温暖与担当。

    文化元素映校园

    为让新生入学即感受到专业特色与学院文化,学院定制了兼具实用性与纪念意义的“外院专属”新生大礼包。礼包包含印有学院文化符号标识的文化衫、帆布包、卡套,让新生们获得专业认同感。领取礼包后,新生们来到打卡墙拍照留念。墙上“有家国情怀、有人文素养、有匠心品格、有吃苦精神”的宿迁学院“四有”特质学子标语格外醒目,传递着学校与学院的育人目标。

    人文关怀紧连线

    学院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针对不同需求的新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在新生报到前,学院通过前期关心摸排,提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准备了慰问礼包,并专门为当天过生日的两位新生准备了专属蛋糕,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外院大家庭”的温暖。

    锦囊工程初启航

    结合暑期“寻访生涯榜样”活动,迎新现场设置“未来信箱”,成为新生与未来对话的温暖纽带。新生们带着寻访中收获的启发与力量,在此静心提笔,将对未来的憧憬、大学四年的规划,以及“成为更优秀自己”的约定,一一写进信中,庄严折好信纸,郑重投入信箱。高年级学生党员、学生骨干们还精心准备了手写寄语明信片。他们将大学生活适应技巧、专业学习干货、职业规划“避坑”指南等实用内容,一笔一划落于卡片,再亲手递到学弟学妹手中,为他们送上最真诚的学习生活指南。

    服务牵线一对一

    学生党员化身“成长引路人”,灵活机动,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现身,倾心服务于报到现场一线,为当日雨水淅沥的现场撑起一把“奉献”的大伞。他们用行动为新生们的大学生活做出表率。班主任老师、班级助理悉心为新生们办理报到手续,扫码报到、核查证书、奉上礼包、引导打卡,报到服务一条龙。

    分团委、学生会、社团管理部、新媒体等各个学生组织的学长学姐们身穿红马甲,在校园中穿梭游走,为新生们一对一指引校内报到的路线。

    火眼金睛防诈骗

    为提升新生安全防范意识,学院开展“新生防诈大闯关”活动。将开学常见的“虚假兼职”“学费诈骗”等场景,转化为5关梯度趣味测试题。新生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答题、互相提醒,闯关成功赢取洗衣液、洁厕灵、面巾纸等实用奖品,在轻松的氛围中,新生们摸清了诈骗套路,筑牢了财产安全防线。

    家长学校共奔赴

    当天下午,学院在一号教学楼二阶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院领导、系主任、班主任及辅导员全员参会。会上,学院详细介绍教育理念、专业培养方案与日常管理细则,认真倾听家长的顾虑,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问。这场双向交流,让家长们全面了解学院情况,放心将孩子交给学校,也为后续家校协同育人搭建了坚实桥梁。

    学业导师唠家常

    当天下午,43位25级学业导师走进新生宿舍,围着书桌与新生“唠家常”。从“如何与室友和谐相处”“如何平衡学习与社团活动”,到“专业课重点学习方向”,导师们结合自身经验,耐心解答新生的每一个疑问。亲切的交流消除了新生的陌生感,让他们在宿舍这个新“家”里,找到了可信赖的“校园引路人”。

    从“四有”特质学子的精神引领到防诈教育的安全护航,从“未来信箱”的温暖寄语到“成长引路人”的贴心服务,此次迎新系列活动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内核,通过“家校共育”与“学业导师制”的深度融合,为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明确成长方向搭建了坚实桥梁。学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外院大家庭”的温暖与担当,既彰显了“有家国情怀、有人文素养、有匠心品格、有吃苦精神”的育人目标,更以创新举措和真情服务为新生开启精彩大学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谱写了一曲“安全有序、顺畅便捷”的迎新交响曲。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黄河南路399号  联系电话:0527-84201860 传真:0527-84201860 邮编:223800 江苏省宿迁学院外国语学院 Email:wyx@s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