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要求,积极顺应数智发展趋势,10月23日下午,我校“17相约人才咖啡厅”暨数智时代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研讨会顺利举行。宿迁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章程、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邢玉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彭天洋、宿迁学院学工处处长毛广、北大青鸟同文教育集团副总经理杨苏丹等应邀出席。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张见主持会议。
本次研讨会分学术报告和座谈研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彭天洋教授作题为“数智时代的翻译和外语人才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他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翻译行业的深远影响,指出尽管技术迭代迅猛,高素质外语人才仍是支撑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的中坚力量。彭教授系统阐释了行业转型中的“变”与“不变”,强调数智时代外语人才应具备四大核心素养:扎实的双语能力、丰富的跨领域实践经验、熟练的智能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敏锐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他提出,“人机协作”的本质在于拓展人才能力边界、优化工作模式,而非简单替代,呼吁外语人才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持续提升综合素养,更好服务国家对外开放与社会发展。
第二阶段,外国语学院院长王纯磊致辞,他介绍了外院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实践与面临的挑战,并对与会专家围绕数智时代外语人才培养所分享的前沿观点和深刻见解表示衷心感谢。
邢玉堂教授作主旨报告,他结合翻译行业现状与国家战略需求,分享了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及实践案例。他指出,高校外语专业应紧密对接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及“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部署,推动外语与相关学科深度融合,构建“外语+专业”的交叉复合型培养体系,打破学科壁垒,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前瞻性,并就翻译硕点申报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在研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领导及教师代表围绕“数智时代外语教学改革路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智能教学工具在课堂中的应用”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杨苏丹博士从用人单位视角出发,结合同文教育集团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办学实践,深入解析了基础教育阶段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具体要求;毛广处长结合外院2025年招生就业数据,从“进口”和“出口”分析如何以高质量就业及升学来影响考生及家长的高考志愿选择。与会教师代表结合教学实际分享经验、提出困惑,专家现场答疑解惑、建言献策,为我校进一步深化外语教育改革、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重要思路。
章程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作为扎根宿迁、服务地方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始终秉持“明德至善,博学致用”的校训精神,紧密对接区域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他强调,本次研讨会既是对外语教育工作的系统总结,更是面向未来谋划人才培养路径的重要契机。他希望外国语学院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夯实教学基础、明确发展方向、优化培养模式,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外语人才。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校外语教育工作搭建了高层次交流平台,更明确了数智时代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路径。下一步,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深化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校、校企合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地方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贡献更大力量。
我校人事处、学工处相关科室负责人,外国语学院全体领导及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